隨著新技術、新的管理理論和新標準的涌現,譬如新版IATF16949標準發布后,許多的大型企業都在積極的重新制定規章,當然在新標準中對內審員也有新的需求,跟原來的ISO/TS16949相比有著非常大的變化。大家在執行過程中有很多疑惑和理解的誤區,所以內審員這個職業(崗位)需要進行不斷的充電,需要學習很多新知識,在專業方面持續實踐和總結經驗教訓,才能保持自己的能力水平,才能跟上內審員職業發展的需求。
從新的規范看來,針對內審員的工作能力的需求有如下要點:
一、建立文件化過程
組織務必確立1個關于內審員工作能力培養及資質認同的流程,這一流程從從屬關系上講,還可以包括在人力資源管理流程、學習培訓流程,或是一直包括在內審流程都可以,這個還可以由組織自主理解。而且這一流程要有相應程序文件(二級)或管理條例/制度(三級)來開展以書面形式化理解。換句話說,我們還可以一直在相應程序文件中突顯,還可以獨立確立1個諸如此類《內部審核員管理條例》這種的文檔來標準規范對內部審核員的培養及資格認可。
二、期望的要求明顯提高
標準要求“有關審核員能力的其他要求,參考ISO19011“。這實際上是在引導企業參照第三方審核員的標準培養內審員,包括審核員的基本資格(教育背景、經驗、培訓等)、通用知識及專業知識的要求等。
三、內審員必須具備的能力要求
現在有很多的企業錯誤的認為,只要讓原來的內審員參加一下新版標準的培訓,拿到一個內審員證書就是合格內審員了,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。
內審員在內部審核中具有關鍵作用,作為最高管理層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。內審員的標準其實不亞于外審員,甚至比外審員要求更高,他們是推動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和保持的源泉。內部審核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審員是否能正確理解過程方法,是否能準確把握標準要求,是否具有發現問題的能力,這些都來源于優秀內審員豐富的工作經歷、專業知識和人格魅力。強烈建議組織應建立起內審員培養和使用機制。從系統上落實內審員培養、考核、激勵與淘汰的機制。